跳转到内容

重修水目寺记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重修水目寺记 
万历三十年年间
1602年
碑存于云南省祥云县水目山宝华寺北五祖坟塔院内,高194厘米,宽69厘米,厚16厘米,石灰石质。圆首,高59厘米,宽94厘米,正中直书“重修水目寺记”。碑文直行楷书,20行,行36字。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立。

重修水目寺记一行

释氏之教,宏阔胜大,薄海内外,罔不崇信。即列御寇,亦称其荡,荡无能名。故梵刹所在,委多金碧二行焜煌。虽沧坏有时,然不旋踵。又皆兴复于□验。大法流行,与天地相为无穷矣!

云南县治南四十三行里许,有寺曰水目。世传高僧普济振锡山侧,地涌井泉,遂创寺焉。此唐元和间事也。历年既久,寺四行就烟坠。至我五行明洪武丙寅,僧智源同守土本县丞杨奴修复之。适宣德丁未,内宦山姓者,挥金为助,增屋宇,造佛像六行,置膏腴,载在故碑刻,无烦殚述。下逮万历初年,日月久而寺又废矣。会杨公如槚,号龙江,丞奴之七行玄孙也,官仍丞,克树军功,光复旧物,为令尹,倜傥轩容,盖才而能者也。登山周览,喟然兴叹,欲率八行乃祖之攸行,与寂因、如晓共图营造。一则捐资,一则效力。遂修塔、修二殿、修头门、增建后阁暨左九行右廊庑、弥陀院、土主祠,悉焕然一新。且于寺右创别院,以奉地藏诸圣贤像。或范金,或施彩,庄严十行骈丽。更置田若干亩以饭僧,盖为寺计久远也。据寺规制不异于古,而崇广华饰,视昔有加。雕甍十一行璇题,上凌霄汉。彤扉曲砌,下映林皋。梵咀互闻,钟鱼相答。洵哉!洱阳一大丛林也。往来观者咸谓十二行:象教衰落之时,能化蓁莽为无上宝坊,厥功懋矣。然则龙江,其有光乃祖道岸,其无忝普济、智源十三行者乎!如晓,号东明。思缔造艰难,檀越之功不可民,保持悠久,又在启□后人。不殚百里而遥谒余十四行。苍山之阿,征文为记。

余按,《尊那经》云:无尽功德,甚深微妙,乃有七种,而建立精舍,实居第二福田十五行。经云:广师有七德,梵天福而兴立佛图、僧房、堂阁,实居第一。佛言如是。世人往往斥经营塔庙为十六行有漏因果□□□□可哉?若龙江、如晓、如玉,可谓允契经旨者矣。故记之。

沙门弟子□□十七行赐进士第文林郎山西道监察御史太和□齐孙愈贤撰十八行

皇明万历三十年岁次壬寅孟春吉旦

云南县致仕□□知县杨如槚十九行

男□□知县□□二十行

本明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远远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