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深圳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深圳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深府〔1998〕158号
1998年8月31日
发布机关:深圳市人民政府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五批深圳市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本作品收錄於《深圳市人民政府公报/1998年/第16期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提出的“深圳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六处,已经市政府批准,现予公布。各级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对这批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物保护单位,划出保护范围,树立说明标志,建立科学的记录档案,切实担负起管理和保护的责任。

附:深圳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类别

地点 年代 价值
1 古墓葬 黄默堂墓 福田区莲花山公园内 南宋淳祐年(1248) 墓葬位于莲花山西北坡半山腰,左右两侧有小山岗拱护,呈团椅状。墓上建筑均用花岗岩条右垒砌,墓室正中立有六边梭形墓塔,墓碑高45厘米、宽22厘米,嵌于墓塔内。墓前冥堂下有石作须弥座。墓葬建筑为宋代原物,其须弥座和墓塔形制有唐风,且融民俗文化与佛教文化于一体。此类墓葬在深港地区乃至广东极为罕见。墓主黄默堂的后裔分布在深圳、香港、惠州、东莞等地。该墓葬对研究深港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居民的源流、迁徙、生息繁衍、宗教、民俗及建筑历史等具有重要价值,也是宋代先民开发这片土地的历史见证。
2 历史古建筑 黄氏宗祠古建群 宝安区新安街道办事处上合村 明代 黄氏宗祠古建群包括宗祠(含祠前月池)、云野书室、西庄祖祠和大王古庙。其中黄氏宗祠是主体建筑,创建于明代,历代均有维修,从而不同时代的风格使历史脉络一目了然。宗祠建筑面积305平方米,三开间三进深,中轴线上依次排列门楼、牌楼、中厅、后堂。其石构牌楼四柱三间,为纪念晋代南粤孝子黄舒(深圳史载最早成名人物)而建,石横匾上镌刻“孝行流芳”四字,造型颇具特色,为深圳地区艺术价值较高的一座牌楼。云野书室为当地黄氏家族子弟读书的地方。西庄祖祠、大王古庙均为村中重要的民俗建筑,与黄氏宗祠相连一气,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已形成一个历史文化小区域,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民俗艺术价值。
3 历史古建筑 鹤湖新居 龙岗区龙岗镇罗瑞合村 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 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经三代努力,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建成,主人是清初由兴宁县迁来的罗姓客家人。整座建筑由内外两围环套而成,内围平面呈长方形,为五凤楼的三堂六横屋形制;外围平面呈梯形,前宽166米、后宽111.6米、进深106.5米,面积14780平方米。有屋三百多间,以宗祠为中心,与阁楼、厅、堂、房、井、廊、院、天井、过道等建筑互相关联,有“九天十八井、十阁走马廊”之称,与围前的禾坪、月池、旗杆石、古榕等形成合理的布局和组合。整座建筑气势恢宏,建筑风格敦厚朴实,简洁明了,是目前深圳发现较大的一座客家围屋,体现了客家先民朴素务实的文化心态和淳朴的民俗民风,它对研究客家源流、迁徙、生息繁衍、建筑艺术、民俗风情等有重要的价值。
4 历史古建筑 文武帝宫 龙岗区坪山镇坪山墟 清中期 整座建筑包括山门、中殿、后殿、文昌阁、广场、戏台和围墙等,占地面积2400 平方米,是深圳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文武帝宫,也是深圳历史和民俗文化的真实载体。山门上的石刻竖匾上刻“文武帝宫” 四字,边框雕龙凤卷草纹饰,殿内木雕刻、壁画和外墙檐口处装饰精美,屋脊上的脊饰为几何图案化的灰塑龙吻,颇具艺术价值。门前广场和戏台是闹庙会和赶圩的场所。戏台建于1938年,正中塑“至大至刚”四字,抗战时成为声讨日寇的场所,有“七七纪念台”之称。1938年至1943年,曾为惠宝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战区第三游击纵队新编大队)、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惠阳大队的队部之一。1943年12月2日曾在这里召开庆祝东江纵队成立大会。因此,文武帝宫也是革命活动旧址之一,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还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
5 历史建筑 绮云书室 宝安区

西乡镇乐群村

清光绪十一年(1885) 由爱国港胞郑姚创建的私家书室建筑群,包括前庭、厅堂、东书楼、西船厅、明楼、花园、厨房、水井等,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雄伟壮观,颇有气势,是深圳历史上最大的私人书室建筑。该建筑木雕、石雕、砖雕工艺精湛,图案精美,有“深圳的陈家祠”之美誉。特别是所有木作构件均用粗大的红木制作,质地上乘,选料考究,为岭南地区所仅见。现书室主体部分保留完好。大革命时期绮云书室曾是宝安县第二区农民运动和党组织的革命活动中心,因此其既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又是革命活动旧址,可作为爱国主义的教育场所。
6 历史古建筑 黄思铭公世祠 福田区沙头下沙东涌村 明代 沙头下沙村黄姓族人为纪念第八世祖黄思铭而创建于明代晚期,历代皆有维修,为三进三开间二天井宗祠式建筑,宽14米,进深43米,建筑面积602平方米,气势壮观,布局严谨,另有附属建筑陈杨侯古庙,也建于明代,道光十一年(1831)重修,为深圳仅见,均为深圳颇具特色的古建筑。

本作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条,本作品不适用于该法,在中国大陆,也可能在其他管辖区,属于公有领域


注:中文维基文库社群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演讲,不总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