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三到心法序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三到心法序
作者:金瑤 
本作品收錄於《金栗齋先生文集

地理之學有三到:一曰心到,二曰目到,三曰足到。皆為相地者言。天下萬事本於心,而況地之學?後人以心為權衡,而古經未有載,使心有不到,何以盡俯察之力而知其為地?故心到為大。然地之所在有龍、有 、有沙、水,各有明徵,非目覽其槩,心何所運其神?故目到次之。然目雖能視,心雖能察,而地常毓於山溪襲畆奧坳之間,而人所不見,故又必足先到。足到雖最下,而實心目之階梯也。其義起於《詩》『聿來胥宇』之句,而定之《方中》示其詳:曰「升」、曰「降」,非足到乎?曰「望」、曰「觀」,非目到乎? 歸於「秉心之塞淵」,信乎地之理微而奧,非塞淵之心不足以究之也。

吾休鴈塘吳子樂山,以地術鳴一時,嘗著有地書一冊,命曰《三到心法》,而請予叙一言。夫曰『心法』,必其義得於心,而非徙到之所能與。予雖不知地,然嘗味乎其言,姑揣予之得於地者以闡其義。

予蚤歲不言地,中年後見先祖喪在淺土,不能塟,而先君亦老甚,徬徨予不能坐視,因索看家藏《玉髓經》,期一得以為助。朝夕披閱,甫一載而知其義;既知其義,復尾時師入山以騐其作為。如是者若干年,而後此心始若有見。初得上呈地,予曰:「此經中夫穴也。」急邀樂山視之,而樂山大以為佳,遂涓日遷先祖塟。得佳土,自喜益索諸家書博之。諸家雖皆不言理,而其所擬議塟法,非深地理者不能越。十餘年得環田地,則予見又決。眾皆欲阡塟右 以乘旺氣,予堅執中 穴,鑿之前後左右皆青石,而中 乃土且佳,又涓日阡塟先君。予時年九十一矣,自揣晚學地,得塟祖父二穴,良足自慰。此後雖倦於登山,而此經日在目前,龍、穴、沙、水四法日往來予懷,所見益覺超詣,與時師別。有時師以為佳者,予曰不佳,卒之不佳者是;有時師以為不佳者,予曰佳,卒之佳者是。同予行者竟莫知所謂,非惟同行莫知所謂,雖予亦自不知其所謂。此所謂幾也,所謂天之幾也。天不可以人為,幾不可以矯強致。意予之借力於足者勒,借力於心目者熟,熟與勤相遭,而此理自迸於心而幾生,此之謂心法。

古之入有登龍而知其作穴不作穴者,有入水口而知其作穴美不美者,皆足未到而心目之間已有真知,謂非其精之會,心中有全地而觸處皆見邪?樂山作是書,豈徒示人以相地之方?必有以會其精於三到之外,而指其法以示八。蓋人能會其精,則足之所到,目與心之所到,自有以植其幾,而心法於是乎存。心得其法,則心之所運無窮,而到與不到非所論也。

本明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