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開展2025屆高校畢業生「春季促就業攻堅行動」的通知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開展2025屆高校畢業生「春季促就業攻堅行動」的通知 教就業廳函〔2025〕4號 2025年3月7日 發布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辦公廳 |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省、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決策部署,抓住春季開學後促就業工作攻堅期,加快推進2025屆高校畢業生就業進程,教育部決定組織開展2025屆高校畢業生「春季促就業攻堅行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行動主題
[編輯]聚力拓崗優服務 春季攻堅促就業
二、行動時間
[編輯]2025年3—4月
三、行動目標
[編輯]通過開展「春季促就業攻堅行動」,挖潛開拓就業崗位,加快組織校園招聘,優化提升指導服務,精準開展就業幫扶,引導高校畢業生積極主動求職,加力加快就業工作進程,為促進2025屆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奠定堅實基礎。
四、重點任務
[編輯](一)推進建設各類就業市場,促進人才供需對接。聯合地方建設一批區域性就業大市場,支持地方建立區域就業聯盟,組織開展「千校萬企供需對接會」及線上線下招聘活動。爭取部門支持,發揮各分行業就業創業指導委員會作用,匯聚相關部門、行業協會、用人單位、社會招聘機構等多方資源,舉辦「千行萬業系列招聘會」,每周舉辦1場線上行業專場招聘會。開展民營企業招聘專項行動,會同有關部門舉辦「全國民營企業招聘月」「百城千校萬企促就業行動」「優企進校招才引智專項行動」等活動。辦好第六季「國聘行動」。組織實施第四期校企供需對接就業育人項目,推動校企供需精準對接。
(二)加快組織春季招聘,提升招聘活動實效。充分發揮校園招聘主渠道作用,千方百計匯聚崗位資源,創造條件主動邀請用人單位進校招聘。二級院系要結合學科專業特色、畢業生求職就業意願等情況,積極開展小而精、專而優的中小型專場招聘活動。積極推廣校園招聘「備會制度」,通過會前動員、會中指導、會後跟蹤,「一對一」指導、「點對點」推薦等方式,進一步提高企業招聘崗位熟識度、學生指導服務精細度和崗位供需匹配精準度。各地要加強組織協調,指導並支持行政區域內高校聯合舉辦招聘活動。鼓勵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對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與高校開展的招聘活動給予一定補助。春季攻堅行動期間,各高校要為每名有求職意願的畢業生提供不少於3條就業崗位信息。
(三)深化高校「訪企拓崗」行動,提高崗位利用率。實施高校書記校長「百城千園訪企拓崗」行動,積極組織高校「訪市拓崗」「訪縣拓崗」「訪園拓崗」,主動對接地方產業需求和「兩重」「兩新」政策落地,挖掘更多就業機會。二級院系要以學科專業點為單位開展走訪,特別是新設置專業和上一年度畢業去向落實率低於本校平均水平的專業,要結合畢業生就業需求,有效訪企拓崗。要以崗位利用率考核「訪企拓崗」成效,組織學生一起走訪,邀請走訪單位進校招聘。各地要加強工作統籌,結合本地高校學科專業布局和企業用人需求,積極組織開展集中走訪。加強工作督促指導,防止形式主義,確保行動取得實效。
(四)加快政策性崗位招錄,努力做到早招多招。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統籌協調,儘早安排升學考試,推動相關部門儘早開展地方公務員、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招錄及各類職業資格考試,適度擴大招錄高校畢業生規模。加力做好「特崗計劃」「三支一扶」「西部計劃」「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計劃」及地方基層服務項目招錄工作。加大徵兵宣傳工作力度,暢通入伍「綠色通道」,積極引導高校應屆畢業生參軍入伍。
(五)挖掘拓寬基層就業空間,加大政策激勵引導。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主動協調相關部門,研究推出新的促就業增量政策。鼓勵各地按照社區工作者配備標準,加大社區專職工作人員面向高校畢業生招聘力度。鼓勵各地結合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社區服務、司法協理、農技推廣等需求,創新實施地方基層服務項目。實施高校助管助教崗位募集計劃,鼓勵高校結合需要開發管理助理、教學助理、學生服務助理等輔助類工作崗位或見習崗位,吸納更多應屆畢業生就業。開展「就業政策宣傳月」活動,推動各地加力落實擴崗補助、社保補貼、稅費減免等促就業支持政策。
(六)實施就業能力提升「雙千」計劃,開展人工智能賦能就業行動。聚焦人才市場急需,建設一批大學生職業能力培訓中心,指導各地高校聯合企業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幫助學生更新知識結構,提高就業能力。面向用人單位徵集一批「人工智能應用」領域供需對接育人項目,推動校企合作提高學生崗位認知、實習實踐和綜合素養。開展人工智能應用賦能就業專項培訓,推廣「專業+人工智能應用」模式,提高學生人工智能應用能力。升級建設智能化國家大學生就業服務平台,實施「共建共享崗位精選計劃」。鼓勵高校開發AI(人工智能)輔助的就業指導工具,為學生提供更加精準、高效就業服務。充分用好供需對接就業育人項目和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校企合作建設實踐基地、實踐教學資源,拓展一批學生實習崗位。
(七)辦好職業規劃大賽,強化生涯教育和觀念引導。結合第二屆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賽事組織,積極舉辦職業體驗、創業指導、課程研討等同期活動。開展就業育人系列活動,組織「永遠跟黨走、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勞模工匠進校園」宣講、「基層就業卓越獎學(教)金」推薦和獲獎人物事跡宣傳等活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就業觀念,激勵畢業生到重點領域、重點行業、西部地區、城鄉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就業創業,以擇業新觀念打開就業新天地。
(八)精準做好睏難幫扶,維護畢業生就業權益。建立困難群體幫扶台賬,落實「一對一」幫扶責任,為就業困難群體畢業生優先提供指導服務、優先開展培訓和就業實習、優先推薦3個以上針對性強的就業崗位。推動「宏志助航」項目培訓提質增效。面向基礎薄弱校、偏遠地區校,組織開展對口就業援助。加強就業安全教育,及時發布求職就業預警信息,嚴格落實校園招聘「三嚴禁」要求。會同相關部門開展就業市場秩序清理整頓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就業歧視、就業欺詐、虛假招聘、「黑中介」等違法違規行為,切實維護就業安全穩定。
五、工作要求
[編輯](一)壓實工作責任。各地各高校要深入落實就業「一把手」工程,以雷厲風行的作風抓緊做好「春季促就業攻堅行動」工作部署,精心組織實施。各地要組建省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專班,密切部門協同配合,爭取更大支持,加力加快就業工作進程。加強工作指導,對工作落實不到位的地方和高校視情開展調度。
(二)做好去向登記。高校要與全國登記系統實時同步更新去向登記數據。加強信息填報分類指導,提前面向畢業生開展信息填報規範專題培訓,幫助學生熟悉去向登記政策流程、解答問題諮詢。持續開展畢業生就業形勢滾動調查,完善就業動態監測預警機制,每月開展數據抽樣分析。及時跟蹤畢業生就業動向,強化材料把關,確保數據真實準確。
(三)加強宣傳推廣。各地各高校要加強「春季促就業攻堅行動」活動宣傳,加大促就業政策舉措、典型案例、先進事跡等宣傳力度,積極營造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高校畢業生就業的良好氛圍。
(四)按時報送信息。各地各高校有關工作進展請及時報送教育部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專班。3月起,請各省級就業工作專班每月1日前上報本地未來一個月的招聘活動信息,每月1日、15日前匯總上報本地各高校未來兩周的招聘活動信息。
附件:2025屆高校畢業生招聘活動統計表
教育部辦公廳
2025年3月7日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也可能在其他管轄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