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通志 (四库全书本)/卷032
浙江通志 卷三十二 |
钦定四库全书
浙江通志卷三十二
公署〈下〉
金华府
金华府治〈在子城内府山南〉 嘉靖浙江通志唐𨳩婺州治宋改保宁军治元改婺州路总管府明改宁越府寻改金华府万历金华府志元置浙东宣慰司于此遂迁婺州路于宋添差通判址即今府治也成化弘治中知府李嗣周宗智韩焘相继修葺万历乙亥黄焯守郡改建府宅于后堂之北丁丑王懋徳守郡重建仪门大门
国朝顺治十年知府夏之中重建中为宣化堂后为川堂为义理兼制之堂又后为内宅有退省堂正堂之左为军器库右为昌济库东为经历司翼以六房西北为架阁库后为司狱司治北为照磨所堂之前为露台为甬道为戒石亭又前为仪门为大门大门东为亲贤堂为土地祠右为通判厅
粮捕通判〈在府治大门内之右〉 金华府志大门外西南隅建大观亭内为仪门为大堂后为川堂为内宅
校士馆〈旧察院行台在府治东北〉 金华府志察院行台乃宋之州治也元初改浙东道宣慰司大徳六年司徒庆元改按察为肃政廉访而徙治其地泰定二年重建元统元年重修明改为察院行台后坏正徳间知府刘茝建又名大司
国朝提督学政校士于此中为廉威堂〈旧名澄清〉后为自公堂为川堂为寝室后有亭前为甬道东西为席厂前为仪门为土地祠为大门为府县候厅前有坊表曰浙东第一台外为谯楼据城上其下为古保宁门
金协城守副将〈在醋坊岭〉 金华县志都督府今改为协镇府
协标中军左营都司〈驻札鐡岭头〉
协标右营都司〈驻札义乌门内〉
金华县治〈在府治西二里〉 嘉靖浙江通志旧在府治东唐𨳩元中刺史梁猷徙今所宋皇祐初令沈振重建金华县志淳熙间木昺来任重修〈唐仲友重修县治记金华为婺治其山水清远土田沃衍物阜而俗美冠于属邑治创于五代修于皇祐寖就倾陊今宰木君检漏入约浮费鸠工庀材纎悉计会一毫不以烦民葺听事之堂与西偏便厅撤中门而新之辟堂之东建斋以便寝处为役盖不细而民不知可谓善矣〉万历金华府志明宣徳八年知县郭瑛建门廊弘治间知县曹敩林钊继建万历四年知县张名藩重建内衙厅楼修大门及外屏墙中为素丝堂后为川堂为后堂又后为退思堂为内宅堂西为耳房库东为幕厅幕厅左为丞
前为尉
堂南前为甬道为戒石亭东西为吏廊又前为仪门门西为喜闻堂后为土地祠前为大门南有坊曰长山古治
兰谿县治〈在城东隅〉 嘉靖浙江通志宋宣和四年建元升为州治明洪武二年仍改为县治知县贾存义重建万历金华府志成化间知县范希瑊唐韶増修弘治九年毁知县许翺重建万历六年知县张新重建正厅中为正堂旧名勤政后堂名清心东为令宅〈弘治十六年知县苏琰建〉西为补过轩乐胥堂桂桃馆正堂之左为幕厅为库前为甬道为戒石亭东西为吏舎为架阁库又前为仪门为谯楼仪门外西南为丞为尉
东阳县治〈在城西北隅〉 嘉靖浙江通志宋宣和间令裘移忠建万历金华府志元毁至元十五年县尹王世英重建泰定四年县尹赵锺修明永乐元年知县詹奎彰益加修拓天顺二年知县缪樗重修
国朝康熙十四年知县胡启甲重建正堂谯楼〈杜时萼重修东阳县治记都人请曰非徒建堂是谋而并审向是虑盖斯堂错向之后邑无宁岁筮改斯吉乃审察旧向正对婺之二度明末所向误为四度因仍改向二度〉堂名琴台后为川堂为后堂曰内省堂为观风楼最后为台曰吴宁台上有楼名应宿〈明弘治间知县谢琛建其下清沼环之为亭二曰玊寒曰爱莲后废隆庆间知县郑凖改治之〉为水鉴亭为夜告亭〈郑凖池亭记维婺上㳺吴宁宅焉山欎而巍水湍以纡环流数百里巉岩䆳洞澄流飞瀑莫可数计而涓流疏于街衢烟霞溢于城郭邱林盟主水石铨衡非假远取聿臻幽致矣署北有垣垣外有池池阴有台台之巅崇楼覆焉台之四垂乔木交䕃焉乃从署左竟取台东架木为桥命曰衡桥凿垣为户因垣施楹双扉中启与楼相当台南夹石梁建双亭曰水鉴曰夜告池之四隅稍増筑之筑工甫竣多景旋集草木生色禽鱼亲人公庭地切灵境天成事非民勤景与人会聊湏文墨用代丹青〉川堂西为葵向堂正堂左为库为廊廊下为宾馆馆前为土地祠后堂西为丞正堂东南为尉
东为幕厅前为甬道为戒石亭为仪门为大门为鼓楼
义乌县治〈在绣川门之北〉 万历金华府志宋大观四年知县徐秉哲建宣和四年知县裘移治重建南渡后知县黄袤叶蕃张康徐正卿吕浦赵必升皆新之元至元十四年县尹萧玊重建皇庆元年毁二年达噜噶齐哈干新之至正间又毁明洪武二年知县张永诚拓基重建〈王祎义乌县兴造记义乌自汉以来为乌伤唐武徳四年以县立绸州又置华川县七年州废省华川入乌伤而更今名华川故址在今县南三十里则县治之在今所旧矣〉成化十五年知县赵溥修嘉靖十五年知县胡橒重建仪门谯楼二十一年知县梅凌云重建川堂扁曰靖恭金华府志万历十八年毁知县金继震重建义乌县志崇祯十三年知县熊人霖増建素𢇁堂
国朝康熙十三年厅再毁知县辛国栋重建雍正五年知县韩慧基重建谯楼中为敬事堂堂后为有孚亭为精诚轩内宅为衙堂为大观楼川堂西为架阁库正厅东为幕厅西为耳房库前为甬道为戒石亭东西为吏廊为仪门门东南为尉
前为大门为谯楼
永康县治〈在华溪之阳〉 嘉靖浙江通志吴赤乌八年创建唐武徳间即其地置丽州徙治于城北八年废州复为县万历金华府志宋宣和间毁绍兴间知县强友谅宋授相继新作嘉泰元年知县陈昌年尹穑复増葺焉元至元十三年毁十七年达噜噶齐实巴尔尹范仪又拓而新之至正间又毁明洪武四年知县吕兼明创建后知县宋颙魏廉相继修之正统十四年毁知县何宗海重建成化十三年知县高鉴新谯楼嘉靖十三年知县洪垣重建厅事
国朝顺治八年知县张祚先重建大堂康熙七年知县徐同伦十八年知县谢云从三十一年知县沈藻重修中为道爱堂后为川堂为内省堂为冰心厅最后有稽古楼有观徳厅左为赞政厅为架阁库前为甬道为戒石亭为仪门门外右为宾馆为土地祠前为丞为尉
为大门为谯楼
武义县治〈在城北隅〉 万历金华府志唐初建宋宣和六年令徐广重建元至元十三年毁二十七年监邑奇塔特蒙古即故地复创丁丑又毁明洪武初知县赵果重建天顺三年知县康颙建后堂成化六年知县陈琏建正厅弘治元年知县曽禄建幕厅十一年知县胡秀重建后堂十二年县丞潘棠建吏
国朝康熙二十二年知县史大受重修县治中为忠爱堂〈旧名徳政〉后为川堂曰清慎勤左为架阁库后为内宅为四知堂后有楼曰望台今改望云楼四知堂右为心闲亭左为尉正堂东为库又东为赞政厅前为甬道为戒石亭东西为吏舎为仪门外为师虞堂左为土地祠前为大门有楼曰保和楼
浦江县治〈负仙华山〉 万历金华府志宋绍兴十六年知县蒋枢建咸淳元年知县王霖龙増修六年知县王安仲建公恵堂元至元二十九年县尹赵泰重建大徳九年县尹蒋恕重修后至元二年县尹林以顺至正三年张悦相继修明洪武三年知县张希贤正统六年丁锐相继重修成化十五年知县秦蕃増新之金华府志正徳七年知县邹𫐐迁建县衙
国朝顺治四年知县韩文明重建康熙八年知县毛文埜二十二年知县张时泰重修中为正堂后为川堂为后堂为令宅西为桂花亭西雪亭正堂东为库为幕厅西为西园前为甬道为戒石亭为仪门门东为土地祠西为迎宾馆为吏舎东为尉为谯楼外有坊曰文献名邦
汤溪县治〈在官山〉 嘉靖浙江通志明成化六年建县明年知县宋约设治于官山
国朝康熙年间知县张元会重修正厅为忠爱堂前为轩为甬道为戒石亭左右为六房后为川堂为燕堂为令宅宅中为敬爱堂东为仕学轩西为慎独轩又西为尉正堂左为库右为赞政厅仪门左为土地祠为寅宾馆前为大门
衢州府
分巡金衢严道〈在县治西〉 旧署在府治后明建
国朝顺治六年守道李际期移署于县治之西即明守御千户所康熙五十七年裁雍正十二年总督〈臣〉程元章题请复设巡道一员驻札守道衙门
衢州府治〈在府城东南峥嵘山上〉 嘉靖浙江通志唐武徳四年置衢州治六年治毁州废为县乾元元年复为州建治衢州府志宋绍兴十七年知州张〈阙〉作思政堂旧浙江通志元改为衢州路总管府治弘治衢州府志元初毁至元二十二年本路达噜噶齐本巴重建正厅至大三年达噜噶齐萨兰都总管朱霁重修明郡守张寔宣徳间朱敬天顺间唐瑜同知魏安弘治十二年守沈杰相继重修衢州府志嘉靖十六年知府袁城三十八年知府杨凖四十三年知府郑伯兴崇祯八年知府张文达并修葺
国朝康熙三十四年知府张琳重修中为平理堂东为经历司西为照磨所后为川堂为明徳堂〈旧名思政堂〉西为内宅为双桂轩最后为大观亭〈旧名平山亭〉今名游瞩亭亭东有楼曰望监有馆曰公馀憩所仪门之南为谯楼东为迎宾馆少前为司狱司西为通判宅治内旧有小峩眉峯龟峯亭双石堂来月亭云竹轩今或废或存
分防同知〈驻札峡口〉 雍正十二年题设
粮捕通判〈在仪门内西〉 中为正堂后为川堂为后堂为内宅堂前为甬道为仪门东西为吏廊为土地祠为迎宾馆为大门
校士馆 明崇祯丙子知府张文达建
国朝顺治八年因衢与闽接壤移驻总督改为署康熙二十三年裁并福浙总督移驻福建遂改为校士馆每遇督学试士有司以岁时葺治之中有大堂有燕寝有退食所有宾友幕室有梧竹池馆庖湢诸舎百有馀楹诸生号坐皆环以槛承以栈甃以瓦不虞浥漏钜丽冠于浙东
镇守衢州等处总兵官 雍正十二年题将衢协副将改为衢州总兵官驻札府城
镇标城守都司 衢州旧有协标中营左营都司二员雍正十二年题将一员改为城守都司驻札府城
西安县治〈在府治西仁夀坊〉 嘉靖浙江通志旧为杂造局元改万户府治至大间又改录事司而县治在礼贤门外明洪武初知县曹郁徙今所弘治衢州府志二十八年知县姜仲能増建舎衢州府志弘治十八年知县戴旦嘉靖二十一年知县吴徳范四十年知县俞大有四十三年知县曹存増修中为堂曰忠爱右为耳房库后为退堂曰勤慎又后为令宅东为先思轩忠爱堂之前为甬道为戒石亭东西为书吏房西北为土地祠前为仪门门东进迤北为丞
西进迤北为尉
外为县门为谯楼
龙㳺县治〈在白莲桥北〉弘治衢州府志元至元丁丑达噜噶齐萨木喀尔建后毁癸卯令翟瑛重建明洪武三年令刘庚永乐初知县祝渊重修天顺间令王瓉弘治戊午令袁文纪増葺衢州府志嘉靖二十二年毁知县钱仕重建二十九年知县甘用世万历十一年知县鲁崇贤十四年知县唐兴仁相继増修
国朝康熙十二年知县许琯修中为思政堂后为川堂为后堂为令宅为寅畏堂川堂西为库房思敬堂左为幕厅为丞丞
前为尉
右为架阁库前为甬道为戒石亭东西为六房前为仪门左为土地祠为迎宾馆前为大门建谯楼其上外为白莲桥
江山县治〈城西北通化门内〉 弘治衢州府志面景星峯元达噜噶齐阿哈玛特修建至元壬辰毁知县程万里稍创嘉靖浙江通志明洪武三年县丞刘有恒八年知县刘𤩽相继鼎建衢州府志弘治七年知县杨俊嘉靖二十一年知县黄纶重修万历十九年知县张斗重建
国朝初知县孙遂重建内衙康熙元年知县万里侯建署内书院颜曰明远堂三十一年知县杨愙重建两廊及谯楼又建堂于静思楼之址曰静思堂五十二年知县汪浩作强恕轩中为忠爱堂左右为耳房库东为赞政厅架阁库前为甬道为戒石亭东西为吏廊仪门东南为丞西为尉
为宾馆前为谯楼有坊曰宣化
常山县治〈在城西北隅倚山〉 弘治衢州府志宋宣和间令单师渊建元初毁至元癸未令额森呼都克娄重建至正十三年毁明洪武甲辰知县严思忠重建成化丙戍知县李浦修葺衢州府志弘治八年知县刘珑新之九年知县王锡増修隆庆三年知县张克文万历二十九年知县沈仪范重新
国朝康熙七年知县蒋梦吉修二十二年知县杨溁重修中为治堂后为中亭为退堂为令宅左为架阁库右为耳房库东为丞为尉
前为甬道为戒石亭东西为六房为仪门为大门
开化县治〈北枕锺山南对凤凰之三台〉 嘉靖浙江通志宋太平兴国间设元毁即孔埠邮亭为署明初即儒学前亭为治又移置旷寺洪武二年知县张高即宋旧治建今治弘治衢州府志后圯知县毕进忠县丞李徳顺修理成化七年知县王弼重修弘治元年知县蒋续复修六年知县陈伦新之衢州府志万历十五年知县汪应望复修
国朝顺治六年知县朱凤台重建谯楼康熙三年知县王公任十二年知县崔华重修三十三年知县蔡腾蛟重建谯楼中为堂后为川堂为后堂后堂东为令宅内为友山堂为熙春亭西为库堂东为丞西为赞政堂为尉
南为甬道为戒石亭为仪门东为土地祠为迎宾馆为谯楼前有荷池
严州府
严州府治〈在樊家山之巅〉 旧唐书地理志旧治雉山万岁登封二年移治建徳嘉靖浙江通志武徳间置严州治宋改建徳军治建炎初毁宣和中知州周格重建南渡后陞建徳府治元改严州府治至正末毁洪武初徙今所严陵志知府王思胜复建宣徳六年知府徐孔奇建川堂天顺六年知府张永重整厅堂成化七年知府朱暟复新正厅中为平理堂后为川堂为靖共堂为内宅门中待旦堂西后乐园有遐观亭有学圃亭正堂前为露台为甬道为戒石亭左右为吏廊为架阁库永丰库南为仪门为土地祠为迎宾馆门东为经历司照磨所又前为大门为谯楼东为司狱司堂后左为同知厅
清军总捕同知〈在府治东北〉 中为正堂后为川堂为后堂为内宅前为甬道东西为吏廊为仪门为土地祠为宾馆为大门
校士馆〈在府治东〉 建徳县志明崇祯十五年邑人宋贤捐建中为大堂为川堂后为后堂为阅文之所前为露台为甬道两庑各十楹为号厂为仪门为大门为书役房为府县官候厅
严协城守副将〈在亲仁坊磊石巷〉 建徳县志顺治七年严州府知府钱广居建徳县知县郑应皋买民居改造康熙三年协镇鲍虎捐构隙地改旁厅箭道康熙二十一年大水头门圯协镇洪起元捐赀重建
协镇中军左营都司〈驻札兴仁门内面东〉
建徳县治〈在城东字民坊〉 嘉靖浙江通志宋时建元末兵毁明洪武三年知县刘复礼重建严陵志知县钱公度续修正统二年知县侯康远重建成化十一年知县潘浩重葺建徳县志旧学在县治左迨学迁始拓其基万历十年知县喻汝为乃以仪门左为土地祠大门西为亲贤馆易大门为鼓楼建架阁库耳房库于川堂之后为冰玊堂改大门外司牧坊为汉富春治
国朝顺治八年知县郑应皋重建十三年知县张文韬建两廊康熙六年知县胡应华重建广益堂于土地祠之前十九年知县夏景松建平厅于冰玉堂之西二十一年署县事李梦鸾改建大堂仪门洪水圯知县戚延裔修中为平政堂后为无倦堂为冰玊堂平政堂左为丞为赞政厅前为梅仙署
淳安县治〈在城北隅〉 嘉靖浙江通志吴新安郡治故址也元末毁明洪武二年知县和鼎重建严陵志正统元年主簿陈福建川堂后堂成化十二年知县汪贵重修淳安县志嘉靖三年知县姚鸣鸾重建名其后堂曰攸跻堂厅事为中正堂
国朝顺治三年知县谢良琦重建县堂七年罗汉章重修学海堂十三年张一魁重修琢句堂建虬松亭正堂左为尉治内旧有学爱堂制锦堂画
堂正已堂仕学轩秋风亭环碧亭众乐亭今皆不存
桐庐县治〈在县市西北据安乐山之第二峯〉 旧唐书地理志旧治桐溪开元二十六年移治锺山〈名胜志古在县西十五里桐江西岸唐贞观二十六年徙今所 按贞观无二十六年当从旧唐书开元为是〉嘉靖浙江通志宋宣和间令侯叔𪩘拓建严陵志元泰定三年令胡太古重修元末毁明洪武三年即旧基鼎建成化十年知县马隆重建正厅十三年知县何珖重建鼓楼十七年知县卢朂重建后堂桐庐县志崇祯十一年火知县曽守意重建
国朝康熙二十一年圮知县童炜重修中为正堂后为先劳堂为更清亭县衙旧在更清亭之东有待旦堂有茂对堂有后乐堂正堂左为库为幕厅右为耳房库前为甬道为戒石亭为仪门东为土地祠为寅宾馆为丞又东为尉
前为谯楼
遂安县治〈在县市北坐五狮山〉 遂安县志县治旧在木连村溪北唐武徳四年迁五狮山之麓嘉靖浙江通志宋初建绍定间毁寻建严陵志元至元丙子毁明年县尹朱世荣重建至治间杨天泽修后至元四年县尹张裕尽撤而新之明洪武三年知县凌暹天顺六年知县成礼又修葺焉遂安县志万历间知县吴㧑谦马呈鼎韩晟续修
国朝顺治十四年知县高尔修重建正厅十七年知县钱周𪔇重建大中堂康熙三年知县姚永康修东西廊中为治堂后为大中堂左右为耳房东为内宅为清心堂堂东为息憩亭为丛兰馆为梦篆斋旧有孔昭堂思补亭甘松亭俱圯治堂东为赞政厅迤东为典史宅前为仪门为谯楼东为柱史坊西为聚奎坊
夀昌县治〈在县市北万松山南〉 旧唐书地理志旧治白艾理后移于今所〈戴今星夀昌县治记永昌元年析雉山县所置先是孙吴分富春县置新昌县晋改名夀昌此在府之东北其治在县西永平乡今之夀昌在府西南其治在万松山南名适相同而治所各异〉严陵志至元丙子毁知县朱世荣建正厅王子玊建门楼宇后至元间知县王禹重新之明洪武六年主簿廖思贤建后堂景泰四年知县张瑄建川堂
国朝顺治十六年知县刘健建鼓楼中为正堂后为川堂为后堂为申申堂为令宅为抱一堂正堂左为幕厅为尉
分水县治〈在县市正中当双峯之麓〉 嘉靖浙江通志唐武徳间建严陵志宋季毁元元贞元年县尹李让建正厅延祐六年复毁明洪武三年知县余得贤重建二十八年知县毛思敏建谯楼葺宇正统八年知县李观建后堂分水县志嘉靖十一年令吴希孟重建正堂隆庆三年侯汝白修川堂后堂中为正堂为川堂后为令宅有裕后楼正堂左为幕厅为典史宅前为甬道为戒石亭东西为吏廊为仪门为寅宾馆为土地祠为县门前为坊曰文献名邦温州府
分巡温处道〈在府治西教场旧址〉 万历温州府志温处二府隶浙东道各置按察分司副使分巡往以处州有矿徒生事故常镇于处时巡于温嘉靖三十年议设兵防倭専敕分巡整饬兵备移镇温州为兵备道建署
国朝康熙九年改为分巡道驻札温州府
温州府治〈在城西南隅〉 嘉靖浙江通志晋太宁间建于华盖松台两山之间谢灵运颜延之典郡多亭阁园池之胜旧唐书地理志上元二年置温州治名胜志郡治曩在谯楼大街正北明洪武元年改建于教场东而以州治为卫治万历温州府志郡守汤逊改建嘉靖戊午郡守郑铭重建
国朝康熙十二年分巡道许重华署府殷作霖重建中为治厅入为后堂为内宅前为甬道为戒石亭为东西庑为仪门为经历司为照磨所为土地祠为迎宾馆为大门治东为同知宅西为通判宅前为司狱司
清军海防总捕同知〈在府治东〉 万历温州府志旧海道司中为治堂后为川堂为二堂为内宅前为吏舎为甬道为仪门为大门
粮捕水利通判〈在府治西〉 万历温州府志在平定仓中为治厅后为衙堂为内宅前为吏舎为甬道为仪门为大门
校士馆〈在城隍庙西〉 万历温州府志原系新察院明万历二十四年郡守刘芳誉县令林应翔改建中为大堂后为退堂为阅卷所有寝室前为轩东西为号厂为仪门为大门为土地祠为府县候厅
镇守温州等处地方总兵官〈在墨池坊〉 明万历间进士王叔果创建东西辕门内为大门为仪门为大堂旧名传忠
国朝康熙四十四年
御赐靖共堂扁额四十六年再
赐迎恩堂雍正二年总兵边士伟蒙
赐御书福字奉悬堂中后为二堂为住房辕门之东为
箭厅总兵许凤题曰观艺亭
镇标中军中营游撃〈驻札府城〉
镇标左营游撃〈驻札府城〉
镇标右营游击〈驻札宁村寨〉
温协城守营游击〈驻札府城〉 原设副将顺治十三年裁十八年复设康熙五十年改设游击驻札城内
永嘉县治〈在府治东南隅〉 嘉靖浙江通志治旧在瓯江北晋置永嘉郡徙治江南华盖山西隋废郡为县仍旧治唐初析永嘉置永宁县分治江南北贞观初复合为一仍治江南上元二年置温州始立永嘉县治万历温州府志宋泰定间县令赵汝抡徙治于丞厅嘉定间县令陈倬再徙于郡之行衙即旧皇华馆续又修旧郡治居焉元至元间以县治为织染局二十七年复以旧皇华馆创县治二十九年改为廉访分司县徙于旧酒务元贞元年毁大徳元年县尹孙允汶复为县治七年尹王安贞重新之延祐间尹何玉重建明洪武元年仍旧为今治成化十八年知县刘逊重修
国朝康熙十八年知县郑廷俊移建大门中为乐只堂后为川堂为后堂西有五福祠为内宅乐只堂东为赞政厅为丞宅为尉宅右为耳房库为架阁库前为甬道为戒石亭为东西廊为仪门为土地祠为寅宾馆为大门外有仁育义正二坊康熙十六年知县郑廷俊改曰平政曰亲民
协镇乐清副将〈驻札县城〉
国朝顺治十五年置副将驻札前郭民房康熙元年副
将雷孚言辟址建署
协标都司佥书〈驻札县城〉 雍正九年改守偹为都司乐清县治〈在翔云峯下〉 万历温州府志建自晋咸康二年乐清县志宋熙宁三年令刘握重建淳熙中令袁采重修〈袁采重修县楼记县治有楼二外楼掲县额建大鼓内楼以藏敕书及簿书案牍外楼熙宁癸丑令葛君逢建内楼熙宁戊申令刘君握建予始至亟修之外楼榜曰省俗内楼榜曰内观〉温州府志元至正壬辰火甲午令宋彦宠重建明成化十三年令徐颐复鼎新之
国朝康熙四年县令窦三聘重葺十二年始建大堂二十三年令徐化民重建仪门治厅曰亲民堂后为二堂为内宅亲民堂西为丞东为典史宅前为赞政厅为甬道为戒石亭为东西两廊为仪门为大门门内有仓厫旧在萧台山下康熙十年知县出一駽建
协镇平阳副将〈驻札县城〉 原设总兵官康熙四十九年移驻处州调处州副将移驻平阳
协标中军左营都司〈驻札县城〉
协标右营都司〈驻札县城〉
平阳县治〈在南门昆山北麓〉 嘉靖浙江通志晋太康中建万历温州府志宋绍兴间令郑颛重建开禧二年汪季良复建爱民堂元至元十八年令周忠重建元贞元年陞县为州守孙筠于厅后建公溥堂平阳县志至正十四年火二十年知州周徳嗣重建万历温州府志明洪武二年改为县十六年令糜性善复建永乐间圯宣徳九年令章恵建县门仪门东西庑公溥堂成化七年令陈金重建正厅弘治四年令王约重修仪门十三年令杨楷重修厅堂平阳县志隆庆间知县朱东光改后堂曰敬恕万历二十二年令朱邦喜重修二十六年令陆崇礼题曰明亲堂崇祯元年令李迈种重建十七年令吴有涯重修
国朝顺治十三年知县王年重建仪门及东廊康熙六年知县陈宏周重建县堂及大门二十三年知县吴永申修葺三十三年知县金以埈重修中为明亲堂后为敬恕堂迤西为爱民堂为内宅前为甬道为戒石亭为六房北为守法轩南为仪门为土地祠为迎宾馆为大门为谯楼治东为丞西为尉
协镇瑞安水师副将〈驻札县城〉 原设参将
国朝康熙十年改设副将雍正二年题改陆路为水师协标中军左营都司〈驻札县城〉
国朝雍正九年改守偹衘为都司佥书
瑞安县治〈在邵屿之旁〉 嘉靖浙江通志吴置罗阳县在十二都北湖晋太宁间徙今所万历温州府志宋宣和初毁庆元二年令留寅建门楼嘉定庚午令许兴裔建大厅琴堂元至正乙未毁明洪武己未令王泰建正厅仪门癸亥令魏本建大门官舎己亥令吴从义建后堂川堂嘉靖丁酉令吴铎重建谯楼万历癸酉令周悠改创正厅増建赞治受善二堂
国朝康熙十一年知县李澄重加修葺正堂后为琴堂为卷房为内宅为库为赞治堂为受善堂前为甬道为戒石亭为吏廊为仪门为大门治西为尉
泰顺县治〈在凤凰山下〉 嘉靖浙江通志明景泰三年知县郭显宗建万历温州府志成化十八年令黄徳龄重建弘治七年令范勉修葺嘉靖四十二年令区益重建正堂后堂隆庆间令王克家修葺中为正堂后为后堂为内宅前为赞政厅右为尉南为甬道为戒石亭为东西庑为仪门为土地祠为迎宾馆为大门为谯楼
协标大荆营游击〈驻札大荆〉 温州府志旧大荆驿基
国朝康熙元年建
协标磐石营都司〈驻札磐石卫城西门内〉
处州府
镇守处州等处总兵官〈在府治西锦山下〉
国朝康熙八年设镇守平阳总兵官四十九年改处州总兵官移驻处州兼辖金衢二协建总镇府
镇标中军中营游击〈驻札府城〉
镇标左营游击〈驻札龙泉县汛地〉
镇标右营游击〈驻札府城〉
处州府治〈在枣山南麓〉 嘉靖浙江通志旧在小栝苍山巅隋开皇间建唐武徳中改为栝州治天宝元年改为缙云郡治后复为处州治五代及宋因之元至元二十七年总管沃哷好古卜地城东南宋相汤岐公故宅建今治至正十三年改为总管府治明弘治十年知县沈华重建厅事括苍彚纪成化十九年毁知县郭忠重建嘉靖三十九年又毁知府谢教重建处州府志万历二十三年知府任可容建撷秀楼天启七年知府李思敬改建谯楼
国朝康熙二十九年知府刘廷玑重建吏廊四十年知府刘起龙改建正堂雍正三年知府姚铃更题曰居敬堂〈旧名经济堂又名师帅堂〉后为川堂为后堂〈旧名云山堂今扁曰清慎勤〉右为大有库又后为双芝亭〈旧名退思堂知府郑怀魁改今名郑怀魁双芝亭记栝郡署北园于志为枣山古枣树一株万历丙午季夏芝产十本黄外紫内孟秋复秀重葩云英大者径㡬尺许夫土和而不敝则芝草孳瑞称称五芝之色黄者如紫金赤者如珊瑚于今所观与象符瑞不虚生志其事以备郡乘太守之职也书以俟之〉亭后为内宅宅西为则轩轩南过桥临水结草为亭曰宛亭为撷秀楼东为同知宅南为经历照磨所前为甬道为箴石亭东西为六房南为仪门仪门东为迎宾馆又东为土地祠西为司狱司为大门为谯楼外有坊二曰承流曰宣化
清军总捕同知〈在府治东〉 崇祯处州府志向日轩环翠楼俱在同知宅万历二十三年许国忠建
校士馆〈在城东南〉 崇祯处州府志分守道在府署南一里前有屏翰坊旧为都察院处州府志校士馆今即守道署为之
国朝康熙二十五年水冲仆大门及墙垣仅存大堂川堂后堂楼屋数椽知府刘廷玑知县张建徳率诸生捐修为试士之所
丽水县治〈在府治东〉括苍彚纪初县治在县西三十五里资福村后徙茭山之左宋至道初令甄旦重建〈杨亿旧县治厅壁记丽水古栝苍县唐大历末避徳宗讳并郡改焉地亘婺女之𭏟县署湫隘仅庇风雨至道初廷尉平甄侯旦来莅是邑期月政成休声著闻从容暇豫周览县斋荐盖不完梁木将坏慨然奋发经之营之度山取材悬金购匠因农务之隙募子来之徒曽未浃旬层构云毕楼以藏诏书厅以决政事楼之南敞重阕可纳方轨厅之北辟回廊仅容宴豆丽谯渠渠治象之法在焉堂皇峩峩神明之化出焉侯陟降以之造次于是职修事举体宁神旺使虚白生室高门容车后来之人坐享其利侯之规模信宏远矣咸平二年记〉嘉靖浙江通志建炎间毁绍兴四年令刘皥民重建元改肃政廉访分司又改为栝苍驿以古待贤驿为县治大徳六年令尹民望即宋相汤岐公故宅东偏建今治括苍彚纪明正统八年知县张友亲更而新之
国朝雍正八年署县王钧徙两廊吏舎于堂侧重修仪门中为体仁堂久圮后有堂曰绥徳抚仁今改为治堂前为甬道为箴石亭为仪门东为土地祠为典史宅丞在治门外
青田县治〈在三坊前青田山下〉 嘉靖浙江通志唐天宝间开设宋宣和四年令朱常修建青田县志元至元间毁达噜噶齐衡国忠建括苍彚纪至正间复毁明洪武初知县耿亮鼎创丁未仍毁主簿彭允恭重建青田县志县令陈世显重修正徳间令殷云霄改高川堂令洪儒又拓厅事处州府志旧治在城六坊久圯
国朝康熙十八年知县张皇辅重修中为治厅后为宅有镜心堂堂左右为廊东为招月亭为调鹤轩更后为绿竹居为蔬圃为鱼塘治厅前为露亭左为幕厅右为库为甬道为戒石亭为六房为土地祠为仪门仪门外左为架阁库为丞宅右为尉宅前跨涧为石桥
缙云县治〈在翠微山麓〉 括苍彚纪创于唐嗣圣时元季毁至正间总制孙炎重建明洪武三年知县刘泽民新之崇祯处州府志万历戊午知县马良重建
国朝顺治五年知县项始震重建正厅十二年知县汪宗鲁重建仪门康熙十一年知县董定国重建内衙二十年知县霍维腾重葺中为正厅曰亲民堂后为川堂为后堂为内宅题门曰白云多处为思补堂为憩爽轩为咸春亭正厅左为幕厅右为耳房库前为甬道为戒石亭东西为吏廊南为仪门为迎宾馆为土地祠西为尉
松阳县治〈在县北隅〉 括苍彚纪初建于旌义乡之旧市屡值水患唐贞元间郡刺史张増改设今地即古紫荆村也宋咸淳甲戍令赵与寅重建崇祯处州府志元元贞二年持嘉显忠増置遗爱堂明嘉靖间正堂圮知县黄美中重建
国朝顺治间知县佟庆年改建悬鱼轩中为近民堂后为川堂为后堂为内宅旧有遗爱堂有仰高亭西为悬鱼轩近民堂之左为赞政厅东为尉宅右为库前为甬道为戒石亭东西为吏舎为仪门门外东为土地祠为寅宾馆门上为谯楼
遂昌县治〈在君子山麓〉 嘉靖浙江通志吴赤乌二年建宋熙宁间令钱长侯重建元末毁明洪武三年知县魏良忠重建天顺元年知县王贵修葺括苍彚纪弘治末毁知县邵文忠张钺相继成之正徳十三年又毁知县张渊复建遂昌县志岁久圯崇祯二年知县胡顺化重建
国朝康熙四十九年知县缪之弼建内省斋于川堂之东中为居敬临民堂后为川堂为触目警心堂西为内省斋宅内有空啸阁有梅舫有代库楼堂右为赞政厅前为甬道为戒石亭东西为廊西南为尉南为仪门门左为土地祠为寅宾馆前为大门为谯楼额曰西栝雄观
协标驻防龙泉汛游击〈驻札县城〉
龙泉县治〈在九姑山之阳〉 括苍彚纪宋大观二年重建嘉靖浙江通志自谯楼而南夹岸皆荷池元毁明洪武元年知县张政建崇祯处州府志弘治三年知县潘祖绅改建县宅弘治十二年知县梅秀重修隆庆二年知县李柷一新之治堂左为赞政厅右架阁库东西为吏舎前为甬道为仪门后川堂为后堂左厢房右耳房库北为知县宅右为典史宅仪门外东为际留仓前为大门外为三思石桥
庆元县治〈在城东北〉 嘉靖浙江通志在半月南山温汤石龙二山之间宋令富嘉谋建〈富嘉谋建县治记龙泉距处为綦远而乡之松源距龙泉为綦远地居浙东之极庆元丁巳以松源一乡益以延庆乡之半置为邑锡名庆元越明年卜地于兹建县治若迎诏颁春若庾犴罔不咸具丞在其东尉
在其西县学在其北方析邑有木数千章一夕暴流涨溢蔽溪顺流而下亦异矣嘉泰元年十月记〉庆元县志元至正十五年毁二十六年达噜噶齐伊徳森重建崇祯处州府志明初改为巡检司隶龙泉县十四年复立庆元县知县董大本重建二十七年知县李仲仁充拓之庆元县志弘治间知县沈鹤重修
国朝康熙元年知县高嶙重建四年知县程维伊重建县宅中为忠爱堂后为川堂为后堂额曰万古磨青为耳房库为内宅忠爱堂左为赞政厅前为甬道为戒石亭为仪门门外东为寅宾馆左为土地祠大门上为谯楼内宅东为尉〈旧为丞宅奉裁改建〉
云和县治〈在浮云街北〉 嘉靖浙江通志明景泰三年置知县顾立建崇祯处州府志万历三十七年水坏知县丁以聪重建中为治厅左幕厅右耳房库前甬道戒石亭东西吏廊东廊后为预偹仓前为仪门东为迎宾馆为土地祠西为狱又前为谯楼治厅后为川堂为后堂又后为知县宅右为典史宅〈旧丞宅奉裁今改建〉
宣平县治〈在占鳌山南〉 嘉靖浙江通志旧为鲍村巡检司景泰三年置县知县李叶即司地建今治
国朝康熙二十四年知县魏康孙重建大堂堂后为川堂为后堂为内宅为尉堂左为幕厅右为耳房库前为甬道为戒石亭为仪门门外东为土地祠前为大门上为谯楼
景宁县治〈在桂山石印下〉 嘉靖浙江通志景泰三年知县杨殖宗创建
国朝康熙二十二年知县刘宗沛重建大堂四十四年知县朱轸裔改建中为忠爱堂左赞政厅右耳房库前甬道为戒石亭东西为吏廊西为仓又前为仪门为屏门外为大门堂后为川堂颜曰帅正为后堂左为架阁库又后为知县宅右为典史宅玉环
玉环营参将〈驻札东青山下〉
温台玊环清军饷捕同知〈在玉环山〉 明一统志玊环山在乐清县东南二百里海中
国朝雍正五年总督管巡抚事〈臣〉李卫题请専设玊环清军饷捕同知一员常川驻札随檄新授同知张坦熊建造衙署面南照墙一座东西辕门一座大门五间仪门三间东面书吏房六间土地祠三间卷篷三间大堂五间内宅门一座二堂三间厢房六间住房五间耳房庖湢共十二间
浙江通志卷三十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 1653年 (提及)
- 1302年 (提及)
- 1433年 (提及)
- 1369年 (提及)
- 1278年 (提及)
- 1327年 (提及)
- 1675年 (提及)
- 1110年 (提及)
- 1277年 (提及)
- 1312年 (提及)
- 621年 (提及)
- 1479年 (提及)
- 1536年 (提及)
- 1640年 (提及)
- 1674年 (提及)
- 1727年 (提及)
- 245年 (提及)
- 1276年 (提及)
- 1371年 (提及)
- 1449年 (提及)
- 1477年 (提及)
- 1534年 (提及)
- 1651年 (提及)
- 1668年 (提及)
- 1470年 (提及)
- 1683年 (提及)
- 1146年 (提及)
- 1265年 (提及)
- 1292年 (提及)
- 1305年 (提及)
- 1343年 (提及)
- 1370年 (提及)
- 1441年 (提及)
- 1647年 (提及)
- 1669年 (提及)
- 1649年 (提及)
- 1734年 (提及)
- 1147年 (提及)
- 1285年 (提及)
- 1310年 (提及)
- 1537年 (提及)
- 1635年 (提及)
- 1695年 (提及)
- 1542年 (提及)
- 1543年 (提及)
- 1673年 (提及)
- 1662年 (提及)
- 1353年 (提及)
- 1471年 (提及)
- 1664年 (提及)
- 1431年 (提及)
- 1462年 (提及)
- 1642年 (提及)
- 1650年 (提及)
- 1682年 (提及)
- 1437年 (提及)
- 1475年 (提及)
- 1667年 (提及)
- 1436年 (提及)
- 1476年 (提及)
- 1524年 (提及)
- 1646年 (提及)
- 738年 (提及)
- 1326年 (提及)
- 1474年 (提及)
- 1638年 (提及)
- 1657年 (提及)
- 1373年 (提及)
- 1453年 (提及)
- 1659年 (提及)
- 1295年 (提及)
- 1319年 (提及)
- 1443年 (提及)
- 1532年 (提及)
- 1551年 (提及)
- 1670年 (提及)
- 1705年 (提及)
- 1724年 (提及)
- 1656年 (提及)
- 1711年 (提及)
- 1482年 (提及)
- 1679年 (提及)
- 1677年 (提及)
- 1658年 (提及)
- 1731年 (提及)
- 336年 (提及)
- 1665年 (提及)
- 1671年 (提及)
- 1710年 (提及)
- 1206年 (提及)
- 1281年 (提及)
- 1354年 (提及)
- 1434年 (提及)
- 1628年 (提及)
- 1196年 (提及)
- 1672年 (提及)
- 1452年 (提及)
- 1563年 (提及)
- 1290年 (提及)
- 1483年 (提及)
- 1560年 (提及)
- 1690年 (提及)
- 1725年 (提及)
- 1686年 (提及)
- 999年 (提及)
- 1730年 (提及)
- 1648年 (提及)
- 1296年 (提及)
- 239年 (提及)
- 1518年 (提及)
- 1629年 (提及)
- 1108年 (提及)
- 1355年 (提及)
- 1685年 (提及)
- PD-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