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頁尚未校對
古之人自能言學唯充而至於四十而仕有何法哉道合則服
從不合則去而巳顔子與夫子同心亦有何法哉用之則行舎
之則藏而巳古人言此法孔顔行此法豈不明白簡易乎然而
孟子乃立爲三何也以是知孟子源流自曽子忠恕而來見
當時如商鞅三于孝公儀秦縱橫于六國意在揖相位𦝫六
印快平生報私怨衒流俗而巳豈知進退去就之義哉天下之
士波蕩從之喋喋呫呫功業止在唇吻道術止在駔儈爾父詔
其子兄詔其弟郷閭之所指望朋友親戚之所𤥨磨亦止在於
冨貴而巳豈問其他哉孟子將一以古人之學孔顔之道責天
下則天下不勝其責矣故立爲三以開爲善之路挽而前之
使至古人之學孔顔之道而後巳其用心豈不忠恕乎故上焉
者迎之致敬以有禮言將行其言也則就之此古人之學所謂
道合則服從孔顔之道所謂用之則行者也禮貌未衰言弗行
也則去之此古人之學所謂不合則去孔顔所謂舎之則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