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Help:給維基百科人的入門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Help:目錄 給維基百科人的入門
面向來自維基百科的編者的入門介紹。

歡迎來到中文維基文庫。如果你是維基百科人,你對文庫的編輯工具和協作原則可能並不陌生。本頁介紹中文維基文庫與中文維基百科的主要差異,以及維基百科編者如何在文庫快速上手。

和維基百科的區別

[编辑]

概要

[编辑]
維基百科 維基文庫
條目 作品
收錄標準 已出版的公有領域作品
可供查證 提供來源
合理使用 公有領域
不要包含原始资料 不要添加注釋
繁簡轉換和地區詞轉換 僅繁簡轉換
勇於更新 校對與核對
名字空間 Author, Index, Page, Translation 等名字空間
消歧義頁 消歧義頁和版本頁
樣式 需要標題模板,使用子頁面
存廢討論 寫字間,刪除討論和版權討論

作品和收錄原則

[编辑]
  • 作品:維基文庫主名字空間中的頁面稱爲「作品」,而不是使用條目、文章等名稱。維基文庫是一個已出版自由文本內容的圖書館,這些內容已經存在且內容固定,而非編輯者撰寫或產生的新內容。
  • 可供查證:維基文庫收錄的作品都需要註明來源。原文的影印件是最佳的來源選擇。維基共享資源上的原文影印本可利用索引頁面和 page 頁面錄入維基文庫,其優點在於可直接比較數位化的文字檔與原文,同時也鼓勵編輯合作。存放在其他網上圖書館上的原文影印本也是很好的來源。網站或媒體等來源有失效的可能、還有可能被更新或竄改。對於這些資料來源,最好使用存檔工具保存當時的原面貌。作品頁不需要包含「參考文獻」章節。以索引頁面錄入的作品,作品頁左上角有作品「來源」的連結。直接輸入的作品的來源應利用 {{textinfo}} 模板,在作品的討論頁面,而非作品頁面本身輸入。
  • 合理使用:維基文庫不接受合理使用,任何收錄作品都不能侵犯版權。

内容

[编辑]
  • 不要包含原始资料:維基百科不鼓勵在條目中加入原始資料。與維基百科不同,維基文庫的作品頁正文應只包括原始資料。作品頁允許少量用戶生成内容,如添加標點,分段[1];使用校對模板標示原文的錯誤(但不應直接改正);以及添加維基鏈接。
    • 讀者有權利在維基文庫閲讀到無評論,無修改、無註釋的作品原文,即使這些原文可能包含錯誤或缺漏。不應在作品頁加入編者注釋,字詞釋義,導讀或評論,改字,或原文以外的插圖。
  • 字詞處理:維基文庫的作品應按原文的用字錄入。這裏稱的原文,對古代作品而言,應為歷史上出版或流傳的版本,而非現代人轉換過用字的版本。維基文庫只使用維基百科的繁簡轉換公用列表,未開啓地區詞轉換。
    • 維基文庫現在提供不轉換,簡體,和繁體三種顯示模式。歷史上的中文典籍用字複雜,異體字和詞語異寫衆多,沒有統一規範,Unicode 的支持也不完善,因此,無法保證簡體和繁體模式能夠準確轉換及詳盡轉換。
  • 勇於更新:與維基百科不同,維基文庫的作品有一個終點綫,也即完成校對。已由至少兩位編輯校對完成的頁面會標示為 100% () 或已核對,並視為完成,不應再更新其文字。

樣式與維護

[编辑]
  • 名字空間:維基文庫多出 Author(作者), Index(索引), Page(頁面), Portal(主題,導覽),Translation (翻譯)等名字空間
    • 索引與頁面空間存放原文每頁的數位檔案,是錄入原文的一種方式。
    • 作者頁面空間存放作者頁面。
    • 主題(導覽)空間類似維基百科的 Portal 頁面,可依主題建立索引。導航,目錄,説明文字這些不適合放在作品頁面上的內容,可以放在主題頁面上。
    • 翻譯名字空間用於維基文庫編者翻譯的作品。
  • 消歧義頁:維基文庫同時使用消歧義頁和版本頁。在大多數情況下,類似名稱的作品應該平等消歧義。同一作品的不同版本,應該以版本頁的方式列出。同一作品的不同中文譯本,也會有翻譯的消歧義頁面。
  • 樣式:與維基百科不同,維基文庫的作品頁面不需要引言、分章節,或以注釋、參考資料等作結。維基文庫的大多數頁面都需要標題模板。根據名字空間不同,在主名字空間和翻譯名字空間的作品,其主頁面一般使用 {{Header}} 模板,子頁面可以使用{{Header}} ,{{Novel}} 等類似模板。作者頁面使用作者模板 {{Author}} 。消歧義頁使用消歧義標題模板 {{Disambiguation}} 。維基文庫和幫助空間的頁面使用 {{Process header}} 。
    • 標題模板的後面一般直接跟原文内容。作品頁可以使用列表,二級標題等,但不是必須的。以校對頁(Page 頁面)錄入的作品,可以模擬原文的排版風格,不必維基媒體標記語言標示章節。導航模板不應放置在作品頁,而應放到導覽頁面。
    • 維基文庫的作品頁可以有子頁面,用於錄入同一文集中的不同作品,或長篇作品的各章節。

技術差別

[编辑]

參見:幫助:DjVu文件

英語維基文庫使用 Proofread Page 擴展來添加與掃描頁關聯的的校對文本。

該擴展可用於 PDF 和 DjVu 檔案以及其他一些檔案類型(雖然對於多頁作品來說,其他檔案類型比較複雜)。檔案保存在維基共享資源 ,並在索引命名空間中建立相匹配的同名頁面(只有命名空間不同)。該擴展將自動為檔案中的每個頁面在索引頁中創建鏈結。這些頁面放置於 Page 命名空間中。然後,這些頁面的内容會以類似維基百科中 模板使用的方式,嵌入到主命名空間。

該擴展允許給每個頁面單獨標記 「校對狀態」(最常見的有 「 未校对」、「已校对 」和 「 已核对」;特殊情況下有 「有问题 」和 「没有文字」)。 Page 命名空間中的每個頁面至少需要兩位使用者校對。每個狀態都以顏色標示。此狀態在 Page 命名空間、Index 命名空間中的母頁面上均可見,並顯示在嵌入的作品頁頁面頂端。

這個系統確保了英語維基文庫上文本的可靠性。它不僅能為文庫提供完全校對過的作品,還能讓任何使用者立即查看原文的頁面掃描頁,以便任何遺漏的錯誤都能在之後得到修正(或者查驗原文如此)。此外,原則上,此擴充功能結合了維基媒體的概念,即任何人都可以參與校對流程;一切都開放給所有人使用。

顯示選項

[编辑]

當作品嵌入到主命名空間時,有許多方法可以輕鬆變更顯示選項。這些控制項顯示在側邊欄,包括

  • 佈局
    切換各種可用的佈局,以提高可讀性。瀏覽器 Cookie 會記住您上次使用的版面。注意預設版面也可能由作品的貢獻者設定。
  • 頁面連結
    切換是否顯示連結到作品的實際轉錄和掃描影像的頁碼。用於編輯顯示的文字。
    切換頁碼連結的顯示位置。可選擇正文左邊或正文内每頁起始。

怎樣向維基文庫添加作品

[编辑]

參見:維基文庫:維基文庫是什麽幫助:如何提交文章維基文庫:樣式指南

表示英語維基文庫收錄標準的 Venn 圖。三個重疊的圓分別有標簽 「Sourced」、「Published」 、和 「Licensed」。三個圓重疊的區域顯示為綠色。只有兩個圓重疊的區域顯示為黃色( Sourced 和 Published 重疊區域除外,該區域仍顯示白色)。
在此 Venn 圖中,這三種要求的重疊區域以綠色顯示,是可能的最佳情況。黃色顯示的是兩種為可接受但未必理想的情況。英語維基文庫接受具有歷史重要性,影響力的原始文件;在這種情況下,它必須有來源和合適版權,但不一定要已經出版。目前英語維基文庫也接受加入沒有掃描件來源的作品,只需要在討論頁中說明離線來源;在這種情況下,它仍必須已出版並有合適版權。請注意沒有掃描來源的作品被刪除的風險更大。

新增至英語維基文庫的作品通常應以 DjVu 格式的掃描本上傳至維基共享資源。在某些情況下,沒有掃描本的作品也可以被添加到英語維基文庫中,但將來可能會被刪除。作品加入英語維基文庫,有三個主要條件,如右邊的 Venn 圖所示。

有來源

[编辑]

英語維基文庫上的作品必須有來源。最理想的情況是使用 DjVu 檔案(一種主要用於儲存掃描文件的電腦檔案格式)和上述的 Proofread Page 擴展功能。作品也可以由一位編者從原始來源轉錄,再由另一位編者校對。在後兩種情況下,來源資訊應使用 {{textinfo}} 模板記錄在作品的討論頁上(在第一種情況下,來源資訊會自動顯示)。沒有掃描與 {{textinfo}} 模板的作品有可能會被刪除。

  • 若要建立沒有掃描件的作品,可使用與維基百科相同的方式建立新作品頁。
  • 若要添加掃描件進行校對,維基共享資源(或在某些情況下直接上傳至英語維基文庫),並在英語維基文庫中建立索引頁。詳情請參閱 Help:索引頁面入門

已出版

[编辑]

在幾乎所有情況下,英語維基文庫上的作品都必須已經由專業機構出版。英語維基文庫不收錄原創或自費出版的作品;英語維基文庫中的所有作品都必須是已出版的。唯一的例外是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原始文件;在這種情況下,適用維基百科式的關注度要求。

不侵權

[编辑]

英語維基文庫中的作品必須有合適版權許可。這通常意味著該作品已進入公有領域,但在自由授權(如 Creative Commons)下發佈的作品也是可以接受的。版權許可應使用適當的模板在作品頁的底部顯示。

注釋

[编辑]
  1. 維基文庫允許錄入同一作品的不同版本;允許分別錄入同一作品的無標點本和標點本、直排和橫排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