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短經
外观
長短經 作者:趙蕤 唐 |
《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百十七︰《長短經》九卷,〈編修勵守謙家藏本。〉唐趙蕤撰。孫光憲《北夢瑣言》載:蕤,梓州鹽亭人,博學韜鈐,長於經世。夫婦俱有隱操,不應辟召。《唐書‧藝文志》亦載︰蕤字太賔,梓州人,開元中召之,不赴。與光憲所記畧同,惟書名作《長短要術》爲少異,葢一書二名也。是書皆談王伯經權之要,成於開元四年。自序稱凡六十三篇,合爲十卷。《唐志》與晁公武《讀書志》卷數並同,今久無刋本。王士禎《居易錄》記徐乾學嘗得宋槧於臨淸,此本前有傳是樓一印,又有健菴收藏圖書一印,後有乾學名印;每卷之末,皆題「杭州凈戒院新印」七字,猶南宋舊刻;蓋卽士禎所言之本,然僅存九卷。末有洪武丁巳沈新民跋,稱其第十卷載陰謀家本闕,今存者六十四篇云云。〈案︰此跋全勦用晁公武之言,疑書賈僞託。〉是佚其一卷,而反多一篇,與蕤序六十三篇之數不合。然勘騐所存,實爲篇六十有四。疑蕤序或傳寫之訛也。第一卷八篇,題曰《文上》;第三卷四篇,題曰《文下》;第二卷四篇,則有子目而無總題,以例推之,當脫「文中」二字。第四卷一篇,題曰《覇紀上》;第五卷一篇,論七雄之事,題曰《覇紀中》;第六卷一篇,論三國之事,亦無總題,以例推之,當脫「覇紀下」三字。第七卷二篇,題曰《權議》。第八卷十九篇,題曰《雜說》。第九卷二十四篇,題曰《兵權》。其第十卷所謂陰謀者,則今不可考。篇中註文頗詳,多引古書,葢卽蕤所自作。註首或標以「議曰」二字,或亦不標,體例不一,亦未詳其故也。劉向序《戰國策》,稱或題曰《長短》。此書辨析事勢,其源葢出於縱橫家,故以長短爲名。雖因時制變,不免爲事功之學,而大旨主於實用,非策士詭譎之謀,其言固不悖於儒者。其文格亦頗近荀卿、《申鑒》、劉卲《人物志》,猶有魏晉之遺。唐人著述,世遠漸稀,雖佚十分之一,固當全璧視之矣。 |
![]() |
维基百科條目:長短經 |
序
- 出軍四一
- 練士四二
- 結營四三
- 道德四四
- 禁令四五
- 教戰四六
- 天時四七
- 地形四八
- 水火四九
- 五間五十
- 將體五一
- 料敵五二
- 勢略五三
- 攻心五四
- 伐交五五
- 格形五六
- 蛇勢五七
- 先勝五八
- 圍師五九
- 變通六十
- 利害六一
- 奇兵六二
- 掩發六三
- 還師六四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