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大老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传统村落等重点区域新发现力度工作指引的通知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大老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传统村落等重点区域新发现力度工作指引的通知 文物普查发〔2025〕14号 制定机关: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4月10日 |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历史上曾是都城、府城、州城、县城的老城,千年古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等,历史悠久,新发现文物潜力大,是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重点区域。现就加大重点区域新发现力度作出工作指引如下。
一、梳理重点区域清单
[编辑]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已整理汇总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相关部门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千年古县等名录,包括14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1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487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8155个中国传统村落、99个千年古县(名单详见附件1—5)。各省级普查机构在此基础上,补充省内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等名录,梳理辖区内重点区域清单。
二、做好重点区域普查
[编辑]省级普查机构应及时下发辖区内重点区域清单,指导各县级普查机构对照清单区域,进行地毯式普查。对于历史文化名城、千年古县等范围较大的区域,可结合文献、历史档案、地方志、城市考古、卫星影像、有关规划等资料,了解区域历史演变,梳理出老城范围进行重点调查。同时,各地可参考《中国县市商贸文图通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书籍内容涵盖全国2534个县市的历史、名胜古迹、城市街道示意地图等信息),了解各县市历史沿革,加大对老城的调查力度。
三、重点关注古老建筑
[编辑]调查过程中,凡是建于1911年以前、主体存在的古老建筑,无论是否已经公布为历史建筑、历史风貌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等,均应进行普查,纳入文物保护体系。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整理部分乡土建筑参考书目索引(见附件6),供各地在重点区域调查中参考。省级普查机构应强化培训和指导,提升普查队对乡土建筑的专业辨识能力,加大古老建筑新发现力度。
四、实行台账管理
[编辑]省级普查机构应加强检查指导,督促各地做好重点区域普查工作,将每一处重点区域的三普文物数量、新发现文物数量建立台账并纳入调度体系。请各省级普查机构将重点区域普查台账、普查组织情况、实地调查情况、新发现成果等情况,于2025年5月15日前报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重点区域普查情况将作为实地调查验收工作的重要依据。
特此通知。
附件下载:
1.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143座)
2.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单(312个)
3.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单(487个)
4.中国传统村落名单(8155个)
5.千年古县名单(99个)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国家文物局代章)
2025年4月10日
本作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条,本作品不适用于该法,在中国大陆,也可能在其他管辖区,属于公有领域。
注:中文维基文库社群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演讲,不总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