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淸風子先生續集/年譜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淸風子先生年譜
作者:鄭允穆
1825年
卷之一

穆宗隆慶五年宣祖大王四年。辛未三月初五日。亥時先生生于漢陽之明禮坊第。先生之先世居安東府北佳邱村。時貞簡公。從宦在京第。○先生生而秀異。貞簡公奇愛之。

六年壬申。先生二歲。

神宗萬曆元年癸酉。先生三歲。

二年甲戌。先生四歲。

三年乙亥。先生五歲。○先生豪雋有奇氣。言語游戲不作嬰竪態。嶷然巨人如也。

四年丙子。先生六歲。

五年丁丑。先生七歲。○先生自五六歲時。已知讀書。不煩程督。文思日進。先生洛行。書懷詩。有七歲終南翰墨場之句。

六年戊寅。先生八歲。○先生嘗讀小學。至范魯公質戒子姪詩。書其板頭曰。大節虧矣。質何取焉。不以人廢言耶。○此未詳年條。姑附入小學之年。

七年己卯。先生九歲。

八年庚辰。先生十歲。

九年辛巳。先生十一歲。○先生才器夙就。纔踰就傅。能作古文辭。穎脫不羣。筆法神妙。尤善草書。

十年壬午。先生十二歲。

十一年癸未。先生十三歲。

十二年甲申。先生十四歲。撰外祖考觀物堂潘公行蹟。

十三年乙酉。先生十五歲。

十四年丙戌。先生十六歲。春。哭伯兄執義公。先生友愛篤至。孔懷之痛。絫發於吟咏。

十五年丁亥。先生十七歲。

十六年戊子。先生十八歲。十二月。聘夫人驪州李氏。贈右尹潤壽之女。豐山府院君柳仲郢之外孫。○先生嘗題甥館壁上詩曰。季葉難回太古風。歲寒方識後凋松。我泛扁舟何處去。桃花流水武陵中。胡爲十里聞風聲。我欲東傾滄海入胷中。滌盡胷中鄙吝萌。然後方可稱人名。壬辰倭冦到武夷村。見其筆畫活動。詩思卓越。驚歎再拜而去。此閣獨免灰燼。○先生天資超逸。早承詩禮之訓。且從西厓寒岡兩先生學。凡於性理微辭奧義。迎刃縷解。出入諸子百家。靡不淹貫。陰陽卜筮兵家醫方占相之書。亦皆傍通。

十七年己丑。先生十九歲。冬。隨貞簡公使行。如皇京。華人一見先生風度。奇之曰。小邦乃生此大人。將不得展布。盍留此大邦。又見先生草書。稱天下絶筆。有一嫗當肆市扇。先生取其一。揮筆投之。嫗怒其染墨。及賣厥直什之。嫗始來謝云。

十八年庚寅。先生二十歲夏。陪貞簡公。回自皇京。有燕行途中詩。

十九年辛卯。先生二十一歲。○先生風采俊邁。聲望藹蔚。初游諸生間。李梧里,李白沙,洪慕堂諸公。皆以國士遇之。

二十年壬辰。先生二十二歲。夏四月。倭冦猝至。避亂于關東。時貞簡公扈駕西行。先生與仲兄主簿公。奉母夫人。避冦入峽。○貞簡公嘗按關節。至是東人不忘遺愛。爭持挈來饋。先生亟辭之。九月。自關東還。○十月。往覲貞簡公于龍岡山城。時嶺南一路。爲倭冦充斥尤甚。道路梗塞。先生久曠省覲。夙夜焦慮。至是始往覲焉。十二月乙未。陪貞簡公。齋宿于客邸。以祖妣貞敬夫人韓氏忌祀。在明日也。有亂中書懷詩。在集中。

二十一年癸巳。先生二十三歲。正月丁巳。陪貞簡公。往安州。時天將李提督如松。歸次安州。貞簡公奉大朝命。追伸慰謝。先生陪從焉。承貞簡公命寫呈李提督幕府詩。貞簡公應副提督索詩。故先生承命淨寫。甲戌。陪貞簡公。往定州。貞簡公陪分朝。迎謁大駕于定州。先生陪從焉。庚辰。陪貞簡公。往龍川。貞簡公承大朝命。迎慰宋經畧應昌于龍川良策館。先生陪從焉。○貞簡公迎護中朝諸將機務倥偬。先生侍側。不離左右。應酬殫心竭力。人稱其忠孝篤至。得於天性。四月。陪貞簡公。還安州。時貞簡公竣事復命。扈大駕至安州。先生陪從焉。

二十二年甲午。先生二十四歲。自春至七月。陪貞簡公。在兩湖間。時貞簡公陪東宮。往來於全公洪三城。先生陪從焉。八月。陪貞簡公還京。

二十三年乙未。先生二十五歲。陪貞簡公留京。時貞簡公拜右相。先生留侍京第。

二十四年丙申。先生二十六歲。四月。陪貞簡公。往碧蹄。時貞簡公以天使餞慰使。次碧蹄館。先生陪從焉。五月。承貞簡公命。還嶺鄕。

二十五年丁酉。先生二十七歲。○是年倭再擧入冦。天兵復出。○貞簡公寄先生書曰。天兵不喧過去。慰喜慰喜。

二十六年戊戌。先生二十八歲。三月。授宣務郞社稷署參奉。○移授濬源殿參奉赴任。貞簡公寄書曰。爾孤寓遠地。無可依仗極慮。每念爾有大才。冀一見試。而世亂至此。可恨。又曰。爾有大志。不屑屑於眼底。以此稍慰老父之心。爾可十分愼懾。守職之暇。不廢學業。庶遂大志。切幸切幸。十二月。陞宣敎郞。

二十七年己亥。先生二十九歲。五月。除英陵參奉。○六月。授承訓郞。○九月。貞簡公致仕還鄕。時冦亂甫平。貞簡公退老于醴泉高坪里。先生日侍庭下。講質經訓。○先生精於性理。一心戰兢。嘗有詩曰。初從灑掃入。竟歸難測窺。都由致知工。此身參兩儀。戰戰復兢兢。履薄臨深池。更令思無邪。又能毋自欺。寧知老將至。至樂在於斯。光風霽月界。浩浩千古思。縱云末由也。願仰夫子師。又曰。動作豈不嚴。十目十手指。男兒忠孝耳。誰爲事末技。欲爲舜之徒。孶孶中夜起。正路何不由。安宅在於此。苟能得一善。拳拳死後已。又曰。萬古奇奇景。朝陽照戶牖。暗室忽光明。幽人起回首。心胷覺昭朗。炯炯脫塵垢。苟能養此心。古賢何先後。明牕展黃卷。千古對尙友。體此朝日光。動靜庶无咎。○精於性理四字。出龍宮邑誌。

二十八年庚子。先生三十歲。冬。讀書于山寺。從子時亨從。貞簡公寄書曰。時亨從汝。有志讀書。可喜。

二十九年辛丑。先生三十一歲。正月。子時晦生。

三十年壬寅。先生三十二歲。十二月。聞西川府院君鄭公訃。

三十一年癸卯。先生三十三歲。承貞簡公命。製祖考淸城府院君府君墓碣銘。貞簡公答書。有曰。先考墓碣。爾所草定。無以加矣。十二月。聞東岡金先生訃。

三十二年甲辰。先生三十四歲呈玉淵十詠于西厓柳先生。柳先生以所製十詠求和。先生和呈。又呈述懷長篇。

三十三年乙巳。先生三十五歲。五月。承貞簡公命。淨寫亂後紀行詩。紀行詩。貞簡公所製。九月。丁貞簡公憂。先生與仲兄主簿公。一依朱文公家禮。守制甚嚴。易戚備至。

三十四年丙午。先生三十六歲。二月。葬貞簡公于郡南位羅谷。○三月。上書于西厓先生。論先考請謚事。

三十五年丁未。先生三十七歲。五月。聞西厓先生訃。爲位哭之。十一月。服闋。○撰貞簡公遺事。

三十六年戊申。先生三十八歲。有山居述懷詩。是年。宣祖大王升遐。○先生素不樂仕宦。而纔闋貞簡公喪。又遭方喪。傷感交至。益堅遺世之志。至發於吟詠。有曰。人事隨時變。雲林固自如。吾年三十八。今日定山居。蓋此詩所以志也。

三十七年光海君元年。己酉。先生三十九歲。八月。丁貞敬夫人憂。守制一依前喪。▣月。附葬貞敬夫人于貞簡公墓。

三十八年庚戌。先生四十歲。

三十九年辛亥。先生四十一歲。十月。服闋。○▣月。入海鴨別庄。有感懷詩。郡西鴨峰下。有蘆谷。巖壑深邃。石井甘洌。先生卜居于此。因號以蘆谷。淸風子。是先生始終所自號。而蘆谷。亦一號也。

四十年壬子。先生四十二歲。二月。有洛行書懷詩。詩見集中。○▣月。寓居燕敬堂。燕敬。內翰李先生堂號也。李先生於先生爲外先。九月。撰希夷精舍記。精舍。卽朴公守謙別墅也。十月。子時榮生。○遊臨河白雲亭。有次板上韻二詩。雲川金公涌。以詩謝之曰。多謝淸風子。不余遐棄之。碧雲前後句。靑鳥往來時。照曜江山麗。緘封骨髓奇。那從今世見。須向古人期。十一月。題全雲溪以性詩稿後。全公嘗以事遠配。當時名流多有贈行詩。全公錄成一帙。以眎先生。先生遂題跋。以寓奬勉之意。

四十一年癸丑。先生四十三歲。十月。游燕敬堂。有次韻二詩。十二月。寓淨水庵。有遣懷詩。以古風長篇。鋪敍四十餘年經歷。寓感懷。詩見集中。乘月。訪瀼西李公光胤。先生與瀼西。志同氣合。蘆谷。又與李公所居仙洞。直莾蒼間耳。相從唱酬陸續。嘗乘興而往。題詩壁上曰。雪月交輝夜。淸風大醉來。飄然乘興去。千載絶塵埃。○先生雅好山水。聞有佳山勝水。輒理芒屐策短筇。徘徊嘯詠。極意冥搜而後已。每雪後。乘一驢。入兩白山中。恣看千巖霽色。翛然獨返。又於寒水鹿門龍門諸勝地。必隨處玩賞。而有題詠焉。

四十二年甲寅。先生四十四歲。移卜新居于龍宮縣北長野坪。竺山素稱山水郡。長坪亦爲閒曠界。築草廬數間。誨里中子弟不倦。與李菊牕燦,湖憂煥,鄭梅塢榮,後石門榮,邦全雲溪,申河陰楫,安羅峯𰊐。源源相從。間以酬唱。爲終老之計。未詳年條。姑記于此。

四十三年乙卯。先生四十五歲。八月。子時䧺生。○拜彰信校尉,忠佐衛副司直。不就。時朝著不靖。羣奸用事。先生絶意仕宦。確守林壑之志。凡於徵召。多不就。

四十四年丙辰。先生四十六歲。七月。與洪無住鎬。游花山府。先生與無住公。素相傾慕。是年秋。始會于花山。留數夜玩月。遂托以道契。詳見無住所贈淸風歌。授通善郞。拜召村道察訪。赴任。先生甘心邱壑。無復當世之志。而此時一出。非特爲償頭流宿債。盖假吏隱避標榜之意也。九月。陞朝奉大夫。○十月。遊頭流山。有遊山諸作詩。與浮査成公汝信。有唱酬詩。成公晉陽人。有文行。▣月。拜寒岡先生于大邱府界。時寒岡寓居大邱府界。先生因事歷拜。陪話半日。寒岡勉以國事盡力。先生深佩服焉。

四十五年丁巳。先生四十七歲。元日。書感懷詩于牕牖。元朝。卽立春日也。旅牕時節之感。重複不已。又有逢新自勵之意。詩以咏懷。書之詩見集中呈屛風八帖書于寒岡先生。寒岡折簡請書。先生寫呈。○四月。陞奉列大夫。○五月。陞奉正大夫。○十一月。陞中直大夫。

四十六年戊午。先生四十八歲。九月。陞通訓大夫。○撰淵䨓精舍記。精舍。卽休休子崔公別墅也。有酒戒述懷詩。詩見集中。

四十七年己未。先生四十九歲。有哭金將軍應河詩。時北虜猾夏。金公以左營將赴援天朝。元帥姜弘立投降。金公力戰不屈而死。先生爲之賦詩。以敍忠憤傷痛之懷。詩見集中。

四十八年庚申。先生五十歲。正月。聞寒岡先生訃。爲位哭之。葬時有輓詩。承除命。有謝恩途中作。爵帖不傳。有歎水旱詩。時羣姦顓政。國勢岌嶪。先生因水旱災。賦詩一篇。以寓其傷時憂國之誠。假天警俗之意。詩見集中。

熹宗天啓元年辛酉。先生五十一歲。以述懷古風長篇。呈韓西平浚謙。詩見集中。答鄭梅塢贈曆詩。詩曰。今歲野翁無曆日。野花未發不知春。梅翁忽送官行本。天啓元年二月辰。○先生遯跡竆山。絶不干昬朝時事。按此詩可見。

二年壬戌。先生五十二歲。有謝勸仕詩。畧曰。萬事付彼蒼。一身任自適。榮辱不須驚。雲山眞我樂。題此報故人。庭前對新竹。○先生嘗曰。吾聞才者。役人。不才者。役於人。我旣弱於才而蔑於行。如是而居人上以役人。不祥。且貧賤。吾所安也。與我富貴而以受人覊馽。豈若從吾所好。作一天放人耶。盖先生雅志如此堅確。故人亦莫能薦引。卜新居于縣南夢村。村在遏雲峯下。先生愛峯巒奇秀。爲晩年棲息之所。築小庵。扁以夢村草廬。未詳年條。始記于此。

三年仁祖大王元年。癸亥。先生五十三歲。有贈金溪巖詩。略曰。衆卉知無數。貞姿獨有松。蓋溪巖歲寒節操。如松柏之後凋。而其跡隱微。世莫得以知之。先生特托物咏詩。以寓贊歎闡揮之意。而亦可見先生晩節之默相契合也。

四年甲子。先生五十四歲。元日。過襄陽大堤。有感懷詩。詩曰。病蟄山中客。披裘出洞門。人逢新歲月。春入舊乾坤。雪遍平郊路。烟深細柳村。孤吟大堤上。信馬獨黃昬○先生自昬朝已不樂仕。而改玉後。因賦此詩。寓微意焉。

五年乙丑。先生五十五歲。十二月。寓山寺。有感懷詩。略曰。忽忽歲華盡。悠悠愁緖多。行年五十五。此心誠匪他。奈我戹偏邦。値此苦干戈。楡關犬戎盛。毛將同臼科。誰持三尺劍。一揮盡斬劘。坐令吾三韓。四境太平歌。撰慕古辭。

六年丙寅。先生五十六歲。三月。有述懷贈申河陰詩。詩見集中。十二月。赴聘翁贈右尹李公改葬。有祭文。有題示長子時晦詩。詩見集中。大略以爲善最爲樂等句勸勉焉。

七年丁卯先生五十七歲。正月。北兵至。號召使鄭愚伏。差先生。以龍宮義兵將。時獨淸洪公雴宰本縣。先生答洪書曰。國事何如此也。國無男兒耶。號召使差我以義兵將。而足疔不出。坐田畞。茫茫惘惘。先生時患毒疔。不得運動。而爲國憤欝之意如此。三月初度日。有寓懷詩。時北兵講和而去。先生痛上國之陵替。憤翟虜之跳踉。詩以敍憂憤之意。略曰。聞道和親事郤非。又曰。我欲彎弓射天狼。

毅宗崇禎元年戊辰。先生五十八歲。出戶賞庭梅。有感懷詩。詩見集中。

二年己巳。先生五十九歲。二月。寢疾二十七日。考終于夢村草廬。○五月。葬于草廬後中麓卯坐酉向之原。

英宗大王四十二年丙戌。竪墓碣。淸臺權公相一撰銘。金公相說書。

正宗大王十年丙午。士林奉位版。從享于道正書院貞簡公祠。